主题:一世情深,半世错过。
他是孤山之梅,她是西湖之桃,同根而生,永错花期。
咸淳十年的春雨,下得格外缠绵。
如丝的雨幕笼罩着西湖孤山,将远山近水都染成一片朦胧的灰青色。
雨水顺着翠微亭的飞檐滴落,在青石板上溅起细碎的水花。
亭内,赵婉倚着朱漆斑驳的柱子,手中虽捧着《诗经》,目光却早己穿过雨帘,落在不知名的远方。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她轻声念着,唇角泛起一丝苦涩。
如今这临安城,何尝不是风雨如晦?
北地烽烟日亟,襄阳城破的消息传来后,朝野震动。
她虽是没落宗室之女,被封为郡主,却比寻常人更敏感于这末世飘摇的危机感。
正神山间,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山间的宁静。
赵婉抬眼望去,只见数骑护卫着一匹神骏白马疾驰而来。
为首是个年轻将领,玄色披风被雨水浸透,紧贴着冰冷的甲胄。
他利落地勒住马缰,抬手示意,动作间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指挥使,雨势渐大,前方有亭,可暂避。”
那被称作指挥使的年轻将领微微颔首,率先下马。
甲胄相击的铿锵声在寂静的山间格外清晰。
他大步走向亭子,在踏入亭中的刹那,带进一阵潮湿的冷气和兵戈特有的肃杀。
赵婉下意识地后退半步,握紧了手中的书卷。
西目相对的瞬间,时间仿佛凝滞。
他有一双极其锐利的眼睛,像是淬炼过的寒铁,却又在看清她的容貌时,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
雨水顺着他棱角分明的下颌滑落,更衬得他眉宇间的坚毅。
这是个从战场归来的人——赵婉心想,他身上带着血与火的气息,与临安城那些终日吟风弄月的贵胄子弟截然不同。
杨韬也在打量着眼前的少女。
月白襦裙,素玉簪髻,清丽得像是雨中初绽的白莲。
尤其那双眼,澄澈如秋泓,却蒙着一层轻烟似的哀愁。
在这兵荒马乱的年岁,如此绝色独自出现在孤山野亭,实在令人意外。
他迅速收回目光,退至亭角,沉声道:“惊扰小姐了。”
声音清朗,带着湖湘口音特有的铿锵。
赵婉微微颔首还礼,并不言语。
亭内一时只剩下淅沥的雨声,气氛微妙得让人心慌。
杨韬解下湿重的披风,露出腰间一枚莹润玉佩。
那玉佩雕着简单的云纹,质地古朴,一看便知不是凡品。
赵婉注意到他甲胄下摆沾满泥泞,眉宇间难掩倦色,想必是千里勤王,方才抵达临安。
不知过了多久,赵婉手中的书卷不慎滑落。
她轻呼一声,还未俯身,一只骨节分明的手己经敏捷地接住了书册。
“小姐,你的书。”
他将书递还,动作干脆利落。
“多谢将军。”
赵婉接过,指尖不经意触碰到他掌心的薄茧,那是常年握枪留下的印记。
“《诗经》?
小姐好雅兴。”
“乱世浮生,不过借此排遣愁怀罢了。”
赵婉轻声道,目光落在亭外那株在风雨中摇曳的老梅上,“便如这梅树,虽凌寒开放,又能抵挡几度风雨?”
杨韬顺着她的目光望去,眼神骤然变得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