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墨墨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大明:让你重整水师,你丫造海军

第8章

发表时间: 2025-10-27

第二天一早,李望就找来了几个卫所里最有经验的老农。

他们都是种了一辈子地的庄稼好手,但一辈子也没听说过人参还能种。

几个老头蹲在杨旗的院子里,一边抽着旱烟,一边好奇地打量着这位年轻的京城大人。

“大人,这人参金贵得很,咱们要是给种死了,可赔不起啊。”一个老农嘬了口烟,小心翼翼地说道。

“赔什么,死就死了。”杨旗浑不在意地摆了摆手:“你们就按我说的法子来,出了问题,算我的。”

他让人拿来纸笔,一边画图,一边给几个老农讲解人工种植人参的要点。

从选址、做畦、育苗,到移栽、搭棚、防病。

杨旗讲得非常细致。

他说的很多东西,比如用腐殖土和细沙混合做苗床,用豆饼水施肥,搭遮阳棚控制光照,都是这些老农闻所未闻的。

他们听得一愣一愣的,脸上的表情从怀疑,到惊奇,最后变成了信服。

虽然听不懂那些大道理,但他们能感觉到,这位杨大人是真懂行,不是在瞎指挥。

“都记下了吗?”杨旗讲完,问道。

“记下了,记下了。”几个老农连连点头。

“那就先去山里找块背风向阳的山坡,开一亩参田出来试试。”杨旗吩咐道:“布占泰首领那边,会派人送来参籽和参苗。”

打发走老农,杨旗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技术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安全问题。

人参这东西太值钱,一旦种出规模,难保不会引来山匪的觊觎。

李望手下那些连长矛都拿不稳的军户指望不上了,必须得有一支自己的队伍。

杨旗找到李望,开门见山。

“李大人,我准备组建一支护卫队,负责船厂和参田的安保。这事,还得请你行个方便。”

“大人说的哪里话,这是应该的。”李望满口答应。

他巴不得杨旗自己搞武装。

卫所的兵什么德行他自己清楚,真出了事,他可担不起责任。

“不过,这招募的名额,可否……”李成梁搓着手,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

“军户和女真人,都可以来报名。我只有一个要求,只要精壮的汉子,老弱病残一概不要。”杨旗说道。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李望大喜过望。

很快,船厂要招募护卫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建州卫。

当招募的告示贴出来时,整个小城都沸腾了。

告示上写得清清楚楚。

凡是选入护卫队者,每月饷银三两!

管吃管住,发放全新的棉甲和兵器!

如果不幸战死,还有抚恤金三十两!

三两银子!

这个数字,让所有看到告示的人都红了眼。

要知道,卫所的军户,一个月的军饷名义上才一两银子,还经常被克扣,一年到头能拿到手五六两就算烧高香了。

现在杨大人直接开出三倍的价钱,还承诺给足,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一时间,无论是***军户,还是附近的乌拉部女真人,全都疯了。

招募护卫的那天,船厂门口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

青壮汉子们赤着膊,在寒风里展示着自己结实的肌肉,生怕选不上。

为了一个名额,甚至有人当场打了起来。

杨旗站在高台上,看着底下黑压压的人群,心里感慨万千。

这个时代的底层士兵,过得实在是太惨了。

他们被当成牲口一样驱使,拿着最低的饷银,吃着最差的伙食,却要干最危险的活。

朝廷根本没把他们当人看。

就给那么几两碎银子,还想让士兵们在战场上为你拼命?

做什么春秋大梦。

难怪明朝后期军队的战斗力越来越拉胯,一遇到硬仗就一触即溃。

不是士兵们不能打,是他们根本没有卖命的理由。

杨旗看着台下那些因为一个名额而拼尽全力的汉子们,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他不指望这些人能有什么家国情怀。

他要做的很简单。

给足待遇,给够尊重。

让他们知道,为谁而战,为何而战。

只要做到这两点,他就有信心,把这群连饭都吃不饱的穷汉,练成一支虎狼之师。

“凡是入选者,即刻发放一个月的饷银!”杨旗对着人群大声宣布。

话音刚落,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几个负责发放银子的书吏,当场就把一箱箱白花花的银子抬了出来。

看到真金白银,所有人的眼睛都直了。

他们再无半点怀疑。

这位杨大人,是说真的!

最终,杨旗从上千名报名者中,挑选出了三百名最精壮的汉子,组成了船厂的第一支护卫队。

看着眼前这支虽然衣衫褴褛,但个个身强力壮、眼神里充满渴望的队伍,杨旗的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大人,我不得不提醒下你,银子照你这个花法,恐怕用不了多久咱们就要没钱了,到时候拿什么造船,怎么向朝廷交差?”

随同而来的书吏王岗搞不懂自己这位大人的举动,处于责任心,斗胆提醒。

“银子我来想办法,你尽管办好事就行。”

杨旗说。



王岗更加迷糊了,杨旗的意思无非是会从其他地方弄来银子补亏空。

可这没道理啊。

当官都是想尽一切办法贪朝廷的银子,不贪朝廷的经费已经是青天大老爷了,哪里还有自己掏银子来给朝廷办差的?这大明姓朱又不姓李。

“杨大人生财有道,在下佩服。”

不知道该说什么,王岗只能拍了一记马屁。

据说京城用蜂窝煤的人家越来越多,这门生意越发挣钱,甚至都引起了朝廷的注意。

有御史上奏,说京城用煤的越来越多,西山都要被挖空了,这会影响到附近的皇陵,会破坏皇家的龙脉,要求皇帝下令禁止用煤。

严党一派自然是据理力争,要保住这个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