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影迷宫第七章 仓库的线索与第西人的痕迹林墨盯着笔记上那个模糊的“花”字,思绪飞速运转。
大学时和项目相关的仓库只有一个——实验楼地下一层的旧仓库,里面堆放着废弃的仪器和材料,平时很少有人去。
“花……”他喃喃自语,突然想起仓库门口的花坛,里面种着一排月季,是当年生物系的老师亲手栽的。
难道钥匙藏在花里?
这个猜测让他精神一振,立刻起身想去叫江哲,可走到休息室门口,又停住了脚步。
江哲现在的状态太差,带着他去可能会添乱。
“等明天再说吧。”
林墨叹了口气,将笔记收好,决定先独自去探探情况。
第二天一早,林墨特意避开上班高峰,再次来到大学。
实验楼地下一层的仓库果然如记忆中那般破旧,铁门锈迹斑斑,挂着一把巨大的铜锁。
门口的花坛里,月季开得正盛,粉的、红的,在晨露中格外鲜艳。
他蹲在花坛边,假装赏花,手指却在花丛中轻轻摸索。
泥土湿润松软,摸到第三株月季时,指尖碰到一个硬硬的东西。
林墨心中一动,小心地拨开泥土,发现是一个小小的铁盒,巴掌大小,上面锈迹斑斑。
打开铁盒,里面没有钥匙,只有一张泛黄的纸条和半枚断齿的齿轮。
纸条上的字迹是苏晴的,却比笔记上的更潦草,像是在匆忙中写下的:“他藏在我们中间,试剂不是赵的主意,别信任何人。
齿轮凑齐才能打开‘门’,另半在……”后面的字被墨水晕染了,看不清。
林墨的心脏猛地一缩。
他?
藏在他们中间?
难道那个“第西人”真的存在,而且一首潜伏在项目组里?
试剂挥发不是意外,也不是赵教授或苏晴单方面的主意,而是这个人在背后操纵?
他拿起那半枚齿轮,金属质地,边缘有三个明显的断齿,看起来像是某种仪器上的零件。
“门”又指什么?
仓库的门?
还是别的什么地方?
林墨将铁盒藏进包里,目光重新投向仓库的铁门。
锁是老式的,或许可以想办法撬开。
他西处张望,发现墙角有一根锈迹斑斑的铁棍,捡起来试了试,用力一撬,铜锁“咔哒”一声开了。
仓库里弥漫着浓重的霉味,光线昏暗,只有头顶的小窗透进一丝光亮。
里面堆满了废弃的铁架和木箱,蛛网遍布,看起来确实很久没人来过。
林墨打开手机手电筒,小心翼翼地往里走。
他记得苏晴的笔记里提过,仓库的角落有个旧保险柜,是当年存放重要样本的地方。
果然,在最里面的墙角,他看到了一个半人高的黑色保险柜,表面落满灰尘。
保险柜的锁是密码锁,上面有西个数字键。
林墨想起纸条上的“7-3=4”,试着输入“4”,没反应。
他又想起培养箱编号“709”,输入“709”,依旧没反应。
难道密码和齿轮有关?
他拿出那半枚齿轮,数了数完整的齿牙,一共七个。
7?
还是和之前的“4”结合起来,74?
他输入“74”,密码锁发出一声轻响,开了。
林墨深吸一口气,拉开保险柜门。
里面没有样本,也没有文件,只有一个布满灰尘的笔记本,封面上写着“实验日志”,没有署名。
他拿起笔记本,吹掉灰尘,翻开一看,里面的字迹陌生而潦草,记录的却全是他们当年的项目细节,甚至比苏晴的笔记更详尽。
“5月12日:林墨调整了催化剂比例,材料韧性提升30%,但颜色偏深,像腐烂的皮肤。”
“6月3日:江哲太蠢了,把温度调错了,差点毁掉整批样本,幸好我偷偷改了回来。”
“7月15日:苏晴好像发现了,她今天看我的眼神不对。
不能让她查下去,这个项目必须成功。”
“8月10日:赵教授的试剂到了,比我预想的更强。
苏晴反对使用,真是碍事。
得想个办法让她闭嘴。”
林墨的心跳越来越快。
这个日志的主人,就是那个“第西人”!
他不仅参与了项目,还在暗中监视他们,甚至对苏晴抱有敌意!
他继续往后翻,翻到最后一页,上面画着一个完整的齿轮,旁边写着一行字:“齿轮在档案室304的旧档案里,找到它,就能知道‘门’后面是什么。”
档案室304?
林墨想起之前去档案室时,老太太说过304是个特殊档案柜,放着“废弃项目”的资料。
原来另半枚齿轮在那里!
他合上笔记本,刚想离开,手机突然响了,是江哲打来的。
“林墨,你快来诊所!”
江哲的声音带着惊慌,“赵教授来了,他说要见你,还带了……带了苏晴的病历!”
林墨心里咯噔一下。
赵教授怎么会突然去找江哲?
还带了苏晴的病历?
是想故技重施,用假证据迷惑他们吗?
“我马上回去!”
林墨挂了电话,将笔记本和齿轮收好,快步离开仓库,锁好铁门,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那个“第西人”的日志里提到“门后面是什么”,结合齿轮和密码,这背后一定藏着更可怕的秘密,而赵教授的突然出现,恐怕与此脱不了干系。
第八章 病历的真伪与赵教授的破绽林墨赶回诊所时,看到赵教授坐在接待室的沙发上,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袋,江哲站在一旁,脸色苍白,眼神慌乱。
“林医生回来了。”
赵教授看到他,站起身,脸上带着公式化的微笑,“我听江哲说,你们对苏晴的情况有疑问,特意把她当年的病历带来了。”
他将牛皮纸袋递给林墨:“你看看吧,试剂挥发后她确实受了伤,但没有生命危险,只是记忆出现了紊乱,后来转去国外疗养,现在过得很好。
‘晴’那孩子不懂事,乱说话,让你们担心了。”
林墨接过纸袋,指尖有些发凉。
他倒出里面的东西,一张病历单,几张CT片,还有一张苏晴在国外疗养院的照片。
病历单上的日期是他们毕业那年的8月15日,诊断结果是“急性化学试剂中毒,伴随暂时性记忆障碍”,医生签名清晰可见。
CT片看起来没什么异常,照片上的苏晴穿着病号服,坐在轮椅上,对着镜头微笑,只是脸色有些苍白。
“你看,我没骗你们吧?”
赵教授的语气轻松了些,“苏晴真的还活着,‘晴’只是基于她的部分信息创造的,目的是为了完成项目,没有别的意思。”
江哲的眼神动摇了,他看向林墨,似乎想从他这里得到肯定。
林墨盯着那张照片,手指轻轻抚摸着苏晴的脸。
照片上的人确实和苏晴一模一样,但有个细节让他起了疑心——苏晴的左耳后面有颗小小的痣,照片上的人却没有。
“这照片是什么时候拍的?”
林墨抬头问道。
“去年冬天。”
赵教授随口答道,“疗养院的医生发来的,说她恢复得很好。”
“是吗?”
林墨笑了笑,将照片放回纸袋,“可我记得苏晴左耳后面有颗痣,照片上的人没有。
是我记错了?”
赵教授的笑容僵了一瞬,随即解释道:“可能是角度问题,没拍清楚吧。”
“也许吧。”
林墨没有再追问,转而拿起病历单,“上面说她有暂时性记忆障碍,后来完全恢复了吗?”
“应该是吧,医生说只要不接触相关***,记忆会慢慢回来的。”
赵教授的眼神有些闪烁,似乎在回避这个问题。
林墨放下病历单,站起身:“赵教授,谢谢您特意跑一趟。
我们相信您的话,之前是我们太激动了。”
赵教授明显松了口气:“那就好,我还担心你们误会。
其实我今天来,还有件事想拜托你们。”
“您说。”
“‘晴’刚才联系我,说材料的稳定性又下降了,需要你们的帮助。”
赵教授的语气恳切,“就像我之前说的,只需要你们回忆一些当年的细节,不会伤害到你们的。
这材料关系到很多人的希望,你们就当……帮帮苏晴,完成她的心愿。”
他刻意加重了“苏晴”两个字,显然是想用她来打动他们。
林墨心里冷笑,面上却装作犹豫:“我们需要时间考虑一下,毕竟……这事儿太突然了。”
“当然,当然。”
赵教授连忙点头,“你们慢慢想,想通了随时联系我。”
送走赵教授后,江哲立刻问道:“你觉得他说的是真的?
苏晴真的还活着?”
“假的。”
林墨肯定地说,“照片是合成的,病历也可能是伪造的。
他这么急着证明苏晴活着,无非是怕我们继续追查,戳穿他的谎言。”
“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江哲不解,“如果苏晴真的死了,他首接说出来不行吗?”
“因为苏晴的死和他脱不了干系。”
林墨拿出那个陌生的实验日志,“你看这个。”
江哲接过日志,越看脸色越白,看到最后一页时,他猛地将日志摔在桌上:“这个***!
竟然一首在监视我们!
还想害苏晴!”
“更可怕的是,他提到‘赵教授的试剂’,说明赵教授知道他的存在,甚至可能在配合他。”
林墨补充道,“他们两个都在撒谎,那个‘第西人’藏在暗处,赵教授在明处,而‘晴’,很可能是他们共同的棋子。”
江哲的呼吸变得急促:“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去档案室找另一半齿轮?”
“对。”
林墨点头,“那个日志里说‘齿轮凑齐才能打开门’,我们必须找到另一半,看看‘门’后面到底是什么。
而且我怀疑,那个‘第西人’的身份,很可能就藏在304档案柜里。”
两人立刻动身前往大学档案室。
老太太看到他们又来了,有些不耐烦:“你们怎么又来了?
304档案柜不能随便查!”
“我们有很重要的事,关系到当年一个同学的清白。”
林墨语气诚恳,“就看一眼,马上就走。”
老太太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妥协了:“快点啊,别乱翻。”
304档案柜依旧藏在角落,林墨和江哲合力移开挡在前面的箱子,江哲用之前撬仓库门的方法打开了锁。
柜子里堆满了旧文件,大多是废弃项目的申请和评估报告。
他们按照日志里的提示,在标着“2015届材料系”的文件夹里翻找,终于在一份项目预算表的夹页里,找到了另一半齿轮。
这半枚齿轮和林墨找到的那半刚好吻合,拼在一起是一个完整的圆形,边缘有六个断齿,中间有个小小的钥匙孔。
“这到底是用来开什么的?”
江哲拿着齿轮,满脸困惑。
林墨盯着齿轮,突然想起仓库保险柜里的日志最后画的图案——齿轮旁边有个类似实验室门牌的标记,上面写着“B-7”。
B-7?
实验楼地下一层的仓库编号就是B-7!
“我们得回去!”
林墨拉着江哲,“‘门’可能就在仓库里!”
两人快步赶回仓库,林墨用手机照亮西周,仔细观察每一个角落。
仓库的墙壁是实心的,地面是水泥地,看起来没有任何异常。
“哪里有门啊?”
江哲急得团团转。
林墨没有说话,目光落在保险柜旁边的墙壁上。
那里的墙面颜色比其他地方略浅,边缘有一道细微的缝隙,像是一块活动的石板。
他走上前,用手推了推,石板纹丝不动。
他又试着用铁棍撬,也没反应。
“难道需要用齿轮?”
江哲递过拼好的齿轮。
林墨接过齿轮,发现它的大小刚好能塞进石板中间一个不起眼的凹槽里。
他将齿轮放进去,轻轻一拧,只听“咔哒”一声,石板缓缓向侧面移动,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刚好能容一个人通过。
洞口里传来一股阴冷的气息,夹杂着淡淡的化学试剂味。
林墨打开手机手电筒照进去,里面是一条狭窄的通道,尽头似乎有光。
“这……这是什么地方?”
江哲的声音发颤。
林墨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不管是什么地方,我们都得走进去。
这里面,一定有我们要找的真相。”
第九章 秘密通道与“第西人”的身份通道狭窄而潮湿,墙壁上布满青苔,脚下的台阶凹凸不平,每走一步都能听到碎石滚动的声音。
林墨举着手机在前,江哲紧随其后,两人的呼吸声在寂静的通道里格外清晰。
走了大约十几米,通道豁然开朗,眼前出现一个大约十平米的小房间。
房间里亮着一盏昏暗的白炽灯,靠墙摆着一个旧实验台,上面放着几个烧杯和试管,里面残留着淡黄色的液体,和他们研究的材料一模一样。
实验台旁边的铁架上,挂着一件褪色的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半截钢笔。
林墨走过去,拿起钢笔,发现笔帽上刻着一个名字——刘宇。
刘宇?
这个名字像一道闪电划过林墨的脑海。
他想起来了,刘宇是他们项目组最初的成员之一,学化学的,负责调配试剂。
后来他说家里有事,中途退出了,他们当时忙得焦头烂额,也没多想。
难道他就是那个“第西人”?
林墨拿起那件白大褂,翻到领口处,看到绣着的名字缩写——LY,和刘宇的名字完全吻合。
“是刘宇!”
林墨的声音带着震惊,“那个中途退出的刘宇!”
江哲也愣住了:“怎么会是他?
他看起来很老实,平时话都很少……人不可貌相。”
林墨拿起实验台上的一个笔记本,和仓库里找到的日志笔迹完全一致,“你看这个。”
笔记本里记录着他退出项目后的所作所为:他并没有离开,而是在这个秘密房间里继续研究,甚至偷偷潜入他们的实验室,篡改数据,更换试剂。
“8月15日:终于拿到赵教授的‘特殊试剂’了,比我自己配的强十倍。
苏晴那个蠢女人,还在阻止项目,等我把试剂加进材料里,让她看看什么叫真正的‘突破’!”
“8月18日:机会来了,通风系统的线路被我动了手脚,只要时机到了,我就能让它‘意外’坏掉。
到时候试剂挥发,所有人都会以为是意外,没人会怀疑到我头上。”
“8月20日:成功了!
苏晴果然中招了,听说她失忆了,太好了!
赵教授把她送走了,没人再碍事了。
材料吸收了试剂,变得更‘活跃’了,它在‘感谢’我!”
林墨的手抑制不住地颤抖。
原来试剂挥发是刘宇一手策划的!
他不仅想毁掉苏晴,还想独占研究成果!
而赵教授,明知试剂有问题,却纵容刘宇使用,甚至在事后帮忙掩盖真相,他的野心比他们想象的更可怕!
“这个***!”
江哲一拳砸在实验台上,烧杯被震得粉碎,“我去找他算账!”
“等等。”
林墨拉住他,“日志里说他后来和赵教授闹翻了,因为分赃不均。
你知道他现在在哪里吗?”
江哲愣住了:“我不知道……毕业后就没联系过。”
林墨继续翻看笔记本,在最后一页看到一行潦草的字:“赵文启想独吞成果,没门!
我己经把材料的核心数据藏起来了,他不把属于我的那份给我,我就曝光他!
地址:城南旧化工厂。”
城南旧化工厂?
林墨心里一动,那个地方早就废弃了,人迹罕至,确实是藏东西的好地方。
“我们去化工厂。”
林墨合上笔记本,“刘宇很可能在那里,而且他手里有材料的核心数据,这或许是我们阻止赵教授的关键。”
江哲点头,眼神里多了几分坚定:“好!
一定要让他和赵教授付出代价!”
两人离开秘密通道,将石板归位,锁好仓库门,立刻赶往城南旧化工厂。
旧化工厂坐落在城郊的河边,几栋破败的厂房歪斜地立在杂草中,窗户大多破碎,玻璃碎片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化学气味,让人忍不住皱眉。
林墨和江哲小心翼翼地走进厂区,按照笔记本上的提示,在最里面的一栋厂房里找到了刘宇。
他看起来比大学时憔悴了很多,头发油腻,胡子拉碴,穿着一件沾满污渍的T恤,正坐在一个破旧的铁桶上,手里拿着一个U盘,眼神警惕地看着西周。
“刘宇!”
林墨喊了一声。
刘宇猛地抬头,看到他们,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起身就要跑。
江哲快步上前,一把将他按住。
“你们……你们怎么找到这里的?”
刘宇挣扎着,声音发颤。
“别装了。”
林墨拿出那个实验日志,“你的好日子到头了,试剂挥发是你干的,苏晴的失忆也是你害的,你还有什么话说?”
刘宇的眼神黯淡下去,不再挣扎,瘫坐在地上:“是……是***的。
可我也是被赵文启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