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的冷光,映照着陈航因兴奋而略显扭曲的脸。
他正站在一片荒芜的村口,身后是沉入深山的夕阳最后一抹余晖,身前,是无数瓦砾、残垣与歪斜门扉组成的阴影国度。
“老铁们,看到了吗?”
他压低声音,对着夹在衣领上的微型麦克风说道,声音里带着刻意营造的、颤抖的磁性,“这就是传说中的——封门村。”
首播间的人气,正以他从未见过的速度飙升。
弹幕滚动得几乎看不清。
“主播牛逼!
真敢晚上去!”
“前排售卖瓜子可乐,坐等主播尿裤子。”
“听说这地方进去就出不来啊……故弄玄虚,又是剧本吧?”
陈航咧嘴一笑,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与他刻意涂了些尘灰的脸形成对比。
“剧本?
老铁们,我陈航探灵,只玩真实!
看到我身后这棵歪脖子树没?
网上说这是村里的‘迎客松’,吊死过好几个人。
今天,咱们就用科学仪器,会会它!”
他从背包里掏出EMF检测仪(电磁场测量器),绿色的数字在昏暗光线下跳跃。
又拿出一个改良过的热成像仪,镜头对准那棵在暮色中张牙舞爪的老树。
“EMF读数正常,热成像……嗯,有点低温区,可能是树荫或者通风造成的。”
他对着镜头解释,语气专业,带着一种“一切皆可科学解释”的自信。
“咱们往里走,去看看那些著名的‘鬼宅’。”
他的自信,源于他的身份——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探灵主播。
他的信条是:所有灵异现象,要么是自然现象,要么是心理作用,要么,就是人为搞鬼。
而他,就是来揭穿这些的。
流量和打赏,是他冒险的动力,也是他证明自身价值的唯一标尺。
踏入村子的瞬间,一股若有若无的寒意攀上了他的脊背。
他打了个激灵,随即失笑。
“嚯,山里晚上就是凉快。
老铁们别自己吓自己,这就是正常的温差效应。”
村子里的路早己被荒草和碎石吞没。
残破的土坯房像一枚枚被遗弃的牙齿,黑洞洞的窗口凝视着不速之客。
风声穿过这些空洞,发出呜咽般的低鸣。
“大家听,这风声,像不像有人在哭?”
陈航故意渲染着气氛,“其实这就是空气动力学里的狭管效应和……”他的话戛然而止。
热成像仪的屏幕上,一个模糊的、人形的红色热源,在一处半塌的院墙后一闪而过。
速度快得几乎像是幻觉。
陈航的心脏猛地一跳。
但他立刻稳住了。
“呃……刚才屏幕上好像有个热反应,可能是小动物,山猫或者狐狸什么的。
山里这些东西不少。”
弹幕却瞬间炸了锅。
“卧槽!
我看见了!
红色的影子!”
“屁的动物,动物有那么高那么大?”
“主播别硬撑了!
快跑吧!”
“特效吧?
为了流量真拼。”
陈航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
“老铁们稍安勿躁,咱们过去看看。
科学精神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他朝着那处院墙走去,脚步不由自主地放轻。
EMF检测仪依旧安静,热成像仪屏幕上也只剩下环境的热量轮廓。
院子里空空如也,只有几块散落的石头和一丛茂盛的野草。
“看,什么都没有。”
他松了口气,把镜头对准空院子,“所以说,很多时候是自己吓自己。
刚才可能只是设备短暂的干扰或者……嘀嗒。”
一声轻微的水滴声,异常清晰地传入他的耳朵,也通过高灵敏麦克风传到了首播间。
不是从屋檐,也不是从水沟。
声音的来源,似乎是……院子中央那口被石板半掩着的、干涸了不知多少年的古井。
陈航的汗毛微微立起。
他慢慢走到井边,用强光手电朝下照去。
光束刺破黑暗,只能看到井底堆积的枯叶和泥土,根本没有水。
“奇怪……声音哪来的?”
他喃喃自语。
就在这时,手电光猛地闪烁了几下,亮度骤然衰减,变得昏黄如豆,仿佛电力被瞬间抽空。
与此同时,他别在腰间的EMF检测仪,发出了尖锐的、持续的蜂鸣声!
屏幕上的数字疯狂跳动,瞬间冲破了安全阈值,达到了刺眼的红色区域。
“我靠!”
陈航手一抖,差点把仪器扔出去。
弹幕彻底疯狂,礼物特效几乎淹没了屏幕。
“来了来了!
它来了!”
“仪器反应!
这次是真的!”
“主播快看井里!”
陈航强忍着心悸,再次将几乎熄灭的手电光对准井底。
井底,那些枯叶中间,似乎有什么东西动了一下。
紧接着,一只高度腐烂、露出部分白骨的手,猛地从落叶中伸出,五指箕张,朝着井口的方向,似乎想要抓住什么!
“啊——!”
陈航再也忍不住,惊叫一声,连连后退,绊在一块石头上,一屁股坐倒在地。
手电光在这一刻彻底熄灭。
EMF检测仪的蜂鸣声也戛然而止,屏幕变黑。
整个世界仿佛被按下了静音和熄灯键,只剩下他粗重的喘息声,和手机屏幕发出的、映照着他惊恐面庞的微弱光芒。
首播间的人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而他坐在冰冷的荒地上,第一次感觉到,那股寒意并非来自山风,而是从骨髓深处,一丝丝地渗透出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