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墨墨推书!手机版

墨墨推书 > 其它小说 >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云舒听风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其他《穷不失达不离道》是大神“云舒听风”的代表云舒云舒是书中的主精彩章节概述:著名作家“云舒听风”精心打造的其他,古代,职场小说《穷不失达不离道描写了角别是云舒听情节精彩纷本站纯净无弹欢迎品读!本书共60141章更新日期为2025-11-13 08:52:48。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穷不失达不离道

主角:云舒   更新:2025-11-13 10:54:41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章 寒门学子永昌十七年的江宁府,春寒料峭。天还未亮,城西陋巷深处的一间瓦房里,

十九岁的陈远已经借着微弱的油灯光芒,在泛黄的书页上做着密密麻麻的批注。

寒风从窗纸的破洞中钻进来,让他不时搓一搓冻得发僵的手指。"远儿,歇会儿吧,

喝点热粥。"母亲李氏端着粗陶碗从灶间走出,看着儿子在春寒中冻得发红的手指,

心疼不已。她的手指因常年织布而粗糙开裂,却仍坚持每天早起为儿子熬粥。陈远放下书卷,

接过碗,瞥见粥里稀稀拉拉的米粒,不动声色地将大半倒回锅裡:"娘,我够了,

您和妹妹多喝点。今日要去府学听讲,吃得太多容易困倦。"三年前,

陈远的父亲陈明远原是县衙钱谷师爷,为人刚正不阿,因拒绝做假账陷害清廉的同僚,

被江宁府同知赵文渊设计革职。从此,陈家一落千丈,靠母亲织布、妹妹做绣活维持生计。

父亲因此事郁结成疾,终日卧病在床。"今日府学有徐学政的讲会,儿子要去听讲。

"陈远快速喝完粥,整理身上洗得发白的青衫。这件长衫已经穿了三年,

袖口处磨得起了毛边,但他始终舍不得换新的。李氏从怀里掏出五枚铜钱,

塞到儿子手中:"买些吃的,别饿着肚子读书。"陈远推辞不过,只取两枚,

余下的塞回母亲手中:"足够了。前日帮王老伯抄书,他还多给了些工钱。

"走在江宁府的青石板路上,陈远心中百感交集。街市上店铺林立,叫卖声不绝于耳,

与他家中的清贫形成鲜明对比。三年前,他还是无忧无虑的师爷公子,

如今却要为每顿饭食精打细算。路过一家书铺时,他驻足良久,

看着橱窗里新到的《资治通鉴》,最终还是摇摇头继续前行。"哟,这不是陈大才子吗?

"一个讥诮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陈远不用回头也知道是谁——赵德才,赵同知之子,

他的死对头。赵德才身着锦缎长衫,手执泥金折扇,身后跟着几个纨绔子弟,

故意挡住了去路。"赵公子。"陈远淡淡行礼,不欲纠缠。赵德才却不打算放过他,

用扇子挑起陈远挎着的布包:"听说你家都快揭不开锅了,还读什么书?

不如来我家铺子做个账房,赏你口饭吃。"他身后的跟班们顿时发出一阵哄笑。

陈远面色不变:"不劳赵公子费心。""装什么清高!"赵德才冷笑,"别忘了,

你爹是怎么丢的差事!不识时务的下场就是如此!"陈远握紧拳头,指甲陷进掌心。

他深知父亲是被赵文渊陷害,但势单力薄,无力抗衡。这三年来,

他目睹父亲从意气风发的师爷变成卧病在床的药罐子,心中的愤懑难以言表。

"赵公子若无他事,陈某告辞,讲会即将开始。"陈远绕开他们,径直向前走去。

身后传来赵德才的嘲讽:"穷酸样!看你还能撑多久!"府学讲堂内,早已座无虚席。

陈远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很快就被徐学政的讲学吸引。"读书人,当以天下为己任,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徐学政的声音洪亮,在讲堂中回荡。陈远全神贯注地听着,

将赵德才的挑衅抛诸脑后。讲会结束,陈远鼓起勇气上前请教。

徐学政对这个衣着朴素但目光坚定的年轻人颇有印象,

耐心解答了他关于《孟子》治国之道的疑问。"你叫什么名字?师从何人?"徐学政问道。

"学生陈远,自修自学,无门无派。"陈远恭敬回答。

徐学政惊讶地打量他:"方才你所提问题,颇有见地。若无师自通,实属难得。

"二人交谈片刻,徐学政越发欣赏这个年轻人。临别时,他道:"下月府学有招生考试,

前十名可免学费,还有津贴,你不妨一试。"陈远心中燃起希望:"多谢大人指点!

"第二章 艰难求学路回到家,已是黄昏时分。陈远将好消息告诉家人。"府学!

我儿有志气!"卧病在床的陈父难得露出笑容,却又很快黯淡下来,

"只是这备考需静心苦读,家中生计...""父亲放心,儿子不会耽误干活。

"陈远坚定道,"白日里我仍去书铺做工,晚上读书便是。"从那天起,

陈远的日子更加忙碌。天未亮就起床读书,白天帮母亲料理家务、照顾父亲,

下午去书铺做抄写工作赚取微薄收入,晚上又挑灯夜读至深夜。有时实在太困,

他就用冷水洗脸,或者在院子里走几圈驱散睡意。书铺老板王老伯心地善良,

见陈远勤奋好学,常让他提前收工,还借书给他带回家看。"这孩子,将来必成大器。

"王老伯对妻子感叹,"我见过那么多读书人,没一个像他这般刻苦的。

"一月后的府学考试,陈远信心满满。考题都在他复习范围内,文章写得酣畅淋漓。

然而放榜那天,他反复看了几遍,榜上竟无自己名字。"怎么可能..."陈远愣在榜前,

心如死灰。他确信自己的答卷绝无问题,怎会名落孙山?"哎呀,

这不是自信满满的陈大才子吗?落榜了?"赵德才摇着扇子走来,他赫然在榜上第七名。

他故意提高音量,引来周围学子侧目。陈远猛然明白过来,定是赵家从中作梗。他强压怒火,

直奔府学,求见徐学政。"陈远,你的试卷我看过,本在前五之列。"徐学政面色凝重,

"但赵同知称你父亲有前科,品德有亏,不宜录取。"陈远如坠冰窟:"家父是冤枉的!

赵同知这是公报私仇!"徐学政叹息:"我知。但赵同知主管府学经费,

学府不得不顾及他的意见。"见陈远失魂落魄,徐学政心生怜悯:"我倒有个主意。

城南有家'文华书肆',店主是我故交,正在招编辑整理古籍。你可愿去?"绝处逢生,

陈远连忙道谢。文华书肆是江宁府最大的书店之一,店主周老先生曾是朝中翰林,

因厌倦官场倾轧而辞官经商。他考了陈远几个问题,见他对答如流,尤其对古籍理解深刻,

当即录用。工作并不轻松——校勘古籍、编写书目、接待顾客,从早忙到晚。

但陈远珍惜这个机会,不仅认真完成工作,还趁机阅读店中藏书。有时为了校勘一个版本,

他要查阅数十本相关典籍,工作到深夜。一日,

书肆来了位特殊客人——退休的工部侍郎李大人。他想找《天工开物》的早期版本,

但此书稀有,周老先生也爱莫能助。"李大人,店中虽无《天工开物》,但学生曾阅此书,

记得其中内容,可为您抄录部分。"陈远鼓起勇气道。李大人惊讶:"你读过《天工开物》?

""学生曾在旧书摊借阅,抄录了笔记。"陈远取出自己的读书笔记,上面不仅有原文,

还有详细注解和心得。李大人翻阅笔记,越看越惊喜:"这些注解是你自己所写?

"陈远点头:"是学生的一些浅见。""妙!这些改进织机的想法,很有见地!

"李大人拍案叫好,"老夫正为江宁织造局的效率发愁,你可愿来我府上细谈?

"周老先生欣然给陈远放假。在李大人家,陈远不仅详细讲解了《天工开物》的内容,

还根据书中原理,设计出改进织机的草图。他提出的改良方案,让织机效率大幅提升。

"少年英才!"李大人赞叹,"你可愿做我的幕僚,协助处理织造局事务?

"这无疑是天上掉下的机会,但陈远犹豫片刻,恭敬道:"蒙大人厚爱,

但学生想先完成书肆的工作,不负周老先生知遇之恩。"李大人更加欣赏:"重情重义!

那这样,你白天在书肆,晚上来我府上,如何?"陈远这才答应。从此,他的生活更加忙碌,

但在李大人府上,他接触到许多实务,眼界大开。

第三章 暗流涌动陈远改进的织机在织造局试用后,效率提升三成,李大人对他更加倚重。

然而,好运引来嫉妒。赵德才得知陈远受李大人赏识,嫉恨难平。一日,

陈远刚从李大人府上出来,就被赵德才拦住了去路。"想不到啊,你小子倒是会钻营。

"赵德才冷笑道,"不过别忘了,在江宁这一亩三分地,还是我赵家说了算。

"陈远平静以对:"赵公子若无正事,陈某告辞。""站住!"赵德才怒喝,

"别以为攀上李侍郎就了不起了。告诉你,在江宁,我想整你,易如反掌!"当晚,

陈远将此事告知李大人。李大人沉吟道:"赵家势大,你需小心。不过也不必过分担忧,

有我在,他们不敢明目张胆地害你。"然而,陈远还是低估了赵家的狠毒。几天后,

江宁府筹备修缮水利工程,赵同知负责采购材料。他设下圈套,

让人以陈远父亲的名义订购劣质材料,然后举报陈父贪污工程款。陈父再次被捕入狱。

"冤枉啊!我早已不在衙门任职,如何能订工程材料?"陈父在堂上喊冤。

赵同知冷笑:"分明是你怀恨在心,勾结奸商,想从中牟利!人证物证俱在,还敢狡辩!

"陈远奔走呼号,但赵家势大,无人敢出面作证。眼看父亲就要被定罪,陈远心急如焚。

"大人,此事定有蹊跷。"陈远求见李大人。李大人沉吟:"赵同知在江宁势力盘根错节,

硬碰硬难以取胜。除非找到确凿证据。"陈远想起书肆的王老伯曾提过,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