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山犹豫间,似乎下了很大决心,正当他要自断经脉时,忽听六大派探子来报,有一只朝廷兵马正在上山。
张翠山回头看了一眼师父,张三丰也是一脸疑惑,正纳闷时,只见一人飞身从六大派头上略过,稳稳的落地,似扎根般落在张翠山和六大派之间。
来人一身紫衣,内衬蟒袍,手握一把雁翎刀,满头白发。
随着站定,张三丰一眼认出,忙转身躲避。
“君宝,哪里去!”
那来人轻轻一句,却似洪钟一般。
张三丰忙转身笑到:“原来师兄来了,有失远迎,恕罪恕罪,你们几个快来拜见大师伯。”
张翠山率先反应过来拱手便拜:“大师伯”董天宝目光如电射向张三丰董天宝那目光落在张三丰身上,带着几分审视,又似有陈年旧事暗藏其间。
六大派众人见状,皆是心头一震——能让张三丰这般恭敬,甚至自称“师兄”的,放眼天下能有几人?
“君宝,多年不见,你倒是越发会躲了。”
董天宝开口,声音不高,却让周遭空气都仿佛凝了几分,“这些年,武当山声名鹊起,你这位掌教当得风光,怕是早忘了当年在少林寺的日子了吧?”
张三丰脸上笑容不变,眼底却掠过一丝复杂:“师兄说笑了,当年之事,贫道从未敢忘。
只是不知师兄今日驾临,又带着朝廷兵马,所为何来?”
说完,他转身看向山下,朗声道:“传我命令,武当山方圆十里,划为禁地,闲杂人等,一概不得靠近!”
山下顿时传来整齐划一的回应:“遵令!”
六大派众人面面相觑,最终只能恨恨地瞪了张翠山一眼,不甘却又不敢违逆,悻悻然转身下山。
一场剑拔弩张的危机,竟被这突然出现的董天宝轻描淡写地化解了。
张翠山望着董天宝的背影,再看看身旁若有所思的师父,心中疑窦丛生:这位大师伯,究竟是何来历?
董天宝负手而立,雁翎刀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他目光扫过空荡荡的山门,六大派退去的烟尘尚未散尽。
“君宝,”他突然转身,蟒袍下摆划出一道弧线,“你以为我今日是来替你解围的?”
张三丰示意张翠山退后,白须在风中微动:“师兄带着官兵上山,总不会是来叙旧的。”
“聪明。”
董天宝轻笑,手指摩挲着刀柄上的纹路,“朝廷要修《武林志》,需要一个人来统御江湖。
皇上觉得,我这个从少林寺走出去的大内统领,最合适不过。”
张翠山倒吸一口凉气。
他终于想起在哪听过这个名字——二十年前单枪匹马扫平漠北七煞的锦衣卫指挥使,竟是师父的师兄!
“你要武当归顺朝廷?”
张三丰缓缓问道。
“我要整个武林归顺朝廷。”
董天宝逼近一步,声音压低,“君宝,你记得我们离开少林那夜说过什么吗?
我说这世道弱肉强食,你要修道,我要掌权。
现在呢?”
他环顾武当山的亭台楼阁,“你成了张真人,我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