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墨墨推书!手机版

墨墨推书 > 其它小说 > 朱重八放牛娃的逆袭

朱重八放牛娃的逆袭

暖暖花开 著

其它小说连载

金牌作家“暖暖花开”的其它小《朱重八放牛娃的逆袭》作品已完主人公:放牛娃朱重两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编写的非常精彩:元朝末濠州今安徽凤阳的荒野总能看到一个瘦骨嶙峋却眼神明亮的少他赤着裤腿卷到膝沾满泥土和草手里牵着几头皮包骨头的老腰间别着一把磨得发亮的砍柴身后跟着几个比他还小的孩这少年就是朱重彼时的还只是个连名字都带着底层印记的放牛娃——“重八”,不过是父母按兄弟排行随口取的代像田野里的狗尾巴无人特意照却在风吹雨打中倔强地生朱重八的家在村子最偏僻的角...

主角:放牛娃,朱重八   更新:2025-11-11 04:41:07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元朝末年,濠州今安徽凤阳的荒野上,总能看到一个瘦骨嶙峋却眼神明亮的少年,

他赤着脚,裤腿卷到膝盖,沾满泥土和草叶,手里牵着几头皮包骨头的老牛,

腰间别着一把磨得发亮的砍柴刀,身后跟着几个比他还小的孩童。这少年就是朱重八,

彼时的他,还只是个连名字都带着底层印记的放牛娃——“重八”,

不过是父母按兄弟排行随口取的代号,像田野里的狗尾巴草,无人特意照料,

却在风吹雨打中倔强地生长。朱重八的家在村子最偏僻的角落,一间低矮的茅草屋,

四壁用泥土糊成,早已布满裂缝,冬天漏风,夏天漏雨。父亲朱五四是个老实巴交的佃农,

一辈子弯腰弓背地在地主的田地里劳作,汗水浸透了每一寸土地,

却连一块属于自己的田地都没有,更别提让家人吃上一顿饱饭。母亲陈氏勤劳善良,

每天天不亮就起身坐在织布机前,手指被棉线磨得粗糙开裂,织出的布、纺出的纱,

大多要交给地主抵租,剩下的一点点,才够一家人煮几锅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米粥。

重八是家里的老四,上面有三个哥哥,下面还有两个妹妹,一家七口挤在茅草屋里,

晚上睡在铺着干草的土炕上,互相取暖,日子过得像风中的烛火,随时可能被吹散。

但艰苦的生活并没有磨灭重八骨子里的聪慧与侠义。

他从小就爱听村里的老秀才讲古代英雄的故事,

岳飞枪挑小梁王、刘邦斩蛇起义、韩信胯下之辱后终成大业,这些故事像种子一样,

落在他心里,悄悄生根发芽。放牛时,他总爱当“孩子王”,把小伙伴们召集到古槐树下,

用树枝当长枪短炮,用茅草扎成旗帜,在空地上模仿军队打仗的样子。

他会把小伙伴们分成两队,一队当“元兵”,一队当“义军”,自己则站在土坡上指挥,

分配“侦察兵”“先锋官”“后卫队”的角色,条理清晰,丝毫不乱。有一次,

比他大三岁的王二不服气,想抢他的“将军”位置,

提出要比试——谁能让散落在地里的牛乖乖聚集到一起,谁就当首领。王二又喊又赶,

牛却四处乱跑;而重八没有急着动手,他先找到一头母牛,拿出怀里藏着的半把青草喂它,

再牵着母牛慢慢走,其他的牛见状,果然跟着母牛聚了过来。王二看得心服口服,

从此心甘情愿听他号令。还有一次,地主家的儿子周福来带着两个家丁,

在山坡上抢走了小伙伴狗蛋仅剩的半块窝头。狗蛋家里穷,母亲卧病在床,

这半块窝头是他省了两天的口粮,准备带回家给母亲吃的。周福来抢走窝头后,

还一脚把狗蛋踹倒在地,骂道:“穷鬼的东西,也配吃?”狗蛋趴在地上哭,

小伙伴们都敢怒不敢言——周福来的父亲是村里最大的地主,连官府都要给几分面子。

可重八看到后,攥紧了拳头,没有丝毫畏惧,冲上去拦住周福来:“你凭什么抢他的东西?

还打人!”周福来身材高大,比重八壮实不少,他一巴掌扇在重八脸上,打得重八一个趔趄,

嘴角立刻渗出血来。“穷放牛的,也配管老子的事?”周福来嚣张地说。重八爬起来,

擦了擦嘴角的血,眼神坚定地说:“东西是他的,你必须还给他!”说着,

他回头对小伙伴们喊道:“我们人多,不能让他欺负人!”小伙伴们被重八的勇气鼓舞,

纷纷围了上来,有的捡起石头,有的举起树枝,虽然一个个面黄肌瘦,但眼神里满是坚定。

周福来没想到这群穷孩子敢反抗,心里发怵,只好把窝头扔在地上,带着家丁灰溜溜地跑了。

重八把窝头捡起来,吹了吹上面的泥土,递给受伤的狗蛋,还从怀里摸出一颗野草莓,

塞进他手里:“以后再有人欺负你,就告诉我们,我们一起保护你。”那一刻,

夕阳照在重八瘦小的身影上,小伙伴们看着他的眼神,充满了敬佩。他们知道,

这个比自己还瘦的少年,有着一颗比天还大的侠义之心。可命运的暴风雨,

总是在不经意间降临。至正四年,濠州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太阳像火球一样炙烤着大地,

田里的庄稼从绿油油变得枯黄,最后干脆枯死在地里,颗粒无收。紧接着,蝗灾又来,

铺天盖地的飞蝗掠过田野,连草根都被啃得一干二净。更可怕的是,瘟疫也随之蔓延开来,

村里的人接二连三地倒下,昨天还在说话的邻居,今天就没了气息,

整个村子被悲伤和恐惧笼罩着,朱重八的家人也没能幸免。先是父亲染上了瘟疫,高烧不退,

浑身抽搐,嘴里不停地喊着“水、水”。重八和哥哥们轮流给父亲擦身降温,四处找水喝,

可家里的水缸早就见了底,只能去几里外的河沟里挑浑浊的泥水。

母亲把仅存的一点小米熬成稀粥,一勺一勺喂给父亲,可父亲根本咽不下去。短短三天,

父亲就闭上了眼睛,临死前,他紧紧抓住重八的手,断断续续地说:“好好活下去,

让家人……有口饭吃……”重八和哥哥们哭着想要给父亲找一块坟地,

可他们没有自己的田地,只能去求地主周德。周德坐在太师椅上,喝着茶水,

眼皮都没抬:“穷鬼,死了也配占我的地?滚远点!”兄弟几人跪在地上哀求,

周德却让家丁把他们赶了出去,还放狗咬他们。没办法,兄弟几人只能找了一块破旧的草席,

裹着父亲的尸体,在村外的荒野里找了个土坡,用手刨了个浅坑,草草掩埋。

可悲伤还没散去,灾难又接踵而至。几天后,母亲也染上了瘟疫,她知道自己不行了,

把重八叫到身边,从怀里掏出一个用布包着的小荷包,里面装着几枚铜钱,

这是她攒了很久的积蓄。“重八,照顾好弟弟妹妹……”母亲的话还没说完,

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重八抱着母亲的尸体,哭得撕心裂肺,

他多想让母亲再睁开眼睛看看自己,可母亲再也不会回应他了。接下来的半个月里,

大哥、二哥、三哥和两个妹妹也相继离世,短短一个月,朱重八就从一个有家人陪伴的孩子,

变成了孤苦伶仃的孤儿。他站在亲人的坟前,坟堆矮小,连块墓碑都没有,泪水早已流干,

心里只剩下无尽的悲痛和对元朝统治者的怨恨。他不明白,为什么老百姓辛辛苦苦劳作,

却连活下去的权利都没有?为什么地主和官府可以为所欲为,鱼肉百姓?

他对着苍天大喊:“这世道,太不公了!”风从荒野吹过,带着呜咽声,

像是在回应他的悲愤。为了活下去,朱重八想起了村里老人说过,寺庙里的和尚能有口饭吃。

他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其实就是几件破旧的衣服,来到了附近的皇觉寺。方丈见他可怜,

又身强力壮能干活,就收留了他,让他做了个小沙弥。可寺庙里的日子也不好过,

方丈和几个资深的老和尚十分势利,把所有苦活累活都交给新来的和尚做。

重八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挑水、劈柴、扫地、喂猪,还要给老和尚们端茶倒水,洗衣做饭,

忙得脚不沾地。晚上,别的和尚都睡了,他还要把寺庙的各个角落再打扫一遍,

才能躺在柴房的干草上休息。饭食更是简陋,每天只有两顿稀粥,里面几乎没有米粒,

全是野菜和糠麸,有时候老和尚们不高兴,还会把他的饭食抢走,让他饿肚子。有一次,

重八连续干了一天活,实在太累了,挑水的时候脚下一滑,摔在地上,水桶摔破了,

水洒了一地。负责管他的老和尚看到后,不仅不体谅他,还拿起戒尺狠狠打了他十几下,

骂道:“没用的东西,连水都挑不好!”还罚他一天不许吃饭。

重八忍着身上的疼痛和肚子的饥饿,默默地把摔破的水桶捡起来,又去河边重新挑水。

他没有抱怨,也没有哭泣,只是把所有的委屈都藏在心里。他知道,

抱怨和哭泣解决不了问题,只有活下去,才有希望。在寺庙里,重八发现有几个识字的和尚,

他们经常在藏经阁里看书。重八从小就渴望读书,于是他主动讨好那些和尚,

帮他们洗衣、磨墨,趁着空闲时间,缠着他们教自己认字。和尚们见他聪明好学,

又勤快懂事,就答应了他。从此,只要一有空闲,重八就会跑到藏经阁,

借着微弱的光线看书。寺庙里的经书大多是佛经,但也有一些历史书籍和诸子百家的著作,

他像海绵吸水一样,拼命学习,遇到不懂的字和道理,就记下来,等和尚们有空了再请教。

在寺庙的三年里,他不仅学会了读书写字,还懂得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更重要的是,

他磨练了自己的意志。他知道,只有变得强大,才能摆脱命运的枷锁,才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后来,寺庙也因为旱灾和瘟疫断了香火,前来上香的人越来越少,寺庙里的粮食也快吃完了。

方丈没办法,只能让和尚们出去云游化缘,自谋生路。重八背着一个破行囊,

里面装着几件衣服和一本翻烂的经书,手里拿着一个木鱼,开始了四处漂泊的生活。这一年,

他才十七岁。他从濠州出发,一路向西,走过安徽的山川河流,穿过河南的村庄城镇,

去过湖北的深山老林,也到过江苏的水乡小镇。一路上,他风餐露宿,白天靠化缘为生,

晚上就住在破庙里、山洞里,或者路边的屋檐下。化缘的日子并不好过,

很多人家自己都吃不饱,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给他,有时候他一整天都讨不到一口吃的,

只能挖野菜、啃树皮充饥。有一次,他在山里迷路了,又饿又渴,还遇到了一只野狼,

野狼瞪着绿莹莹的眼睛看着他,步步紧逼。重八没有害怕,他握紧了手里的木鱼,

又捡起一根粗壮的树枝,和野狼对峙。他知道,一旦退缩,就会被野狼吃掉。他屏住呼吸,

趁野狼扑过来的瞬间,用尽全力挥舞树枝,打在野狼的头上,野狼疼得叫了一声,

夹着尾巴逃跑了。重八瘫坐在地上,浑身是汗,这一次,他又从死神手里逃了出来。

漂泊的路上,他看到了太多百姓的苦难。在河南洛阳附近的一个村庄,

他看到一对夫妇抱着孩子,跪在路边哭泣,原来他们为了给生病的老母亲治病,

不得不把孩子卖掉,换一点医药费;在湖北的一个小镇上,他看到一群灾民围着官府的粮仓,

哀求官员开仓放粮,可官员们却紧闭粮仓大门,还让官兵驱赶灾民,

有的灾民被官兵打得头破血流;在江苏的一条河边,他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坐在河边哭泣,原来他的田地被官府强行征用,用来修建官员的府邸,他走投无路,

只能在这里等死。这些场景,像一把把尖刀,刺在重八的心里,

让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元朝统治的黑暗和百姓的悲惨。他也看到了元朝官府的腐败无能。

官员们贪污受贿,横征暴敛,不管百姓的死活。有一次,他在一个县城里,

看到一群官兵在街上抢夺百姓的财物,他们把百姓的店铺砸开,抢走里面的粮食和布匹,

还殴打反抗的百姓。一个卖菜的老农试图阻拦,被官兵一脚踹倒在地,

菜篮子里的蔬菜撒了一地,被官兵们踩得稀烂。重八看到这一幕,心中的怒火再也抑制不住,

他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手掌里,暗暗发誓:“总有一天,我要推翻这个黑暗的王朝,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漂泊的三年里,朱重八走过了山山水水,见识了人间百态,

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他不再是那个懵懂无知的放牛娃,也不再是那个逆来顺受的小和尚,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