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石·第一章 时代的黄昏暴雨是在傍晚六点零七分砸下来的。
陈岩站在“创智中心”大厦的旋转门内,指尖还夹着刚打印出来的报告副本,纸页边缘沾了点走廊空调口的凉意。
玻璃门外,豆大的雨珠砸在地面铺的青石板上,瞬间溅起半指高的水花,把整个城市的霓虹都揉成了模糊的光斑。
晚高峰的车流卡在路口,红色的尾灯连成一片停滞的河,网约车的顶灯在雨幕里忽明忽暗,像溺水者伸出的手。
他抬手看了眼手表,七点十五分,距离和律所的对接会还有西十五分钟。
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助理发来的消息:“陈总,‘速行’那边的人说今晚的闭门会要推迟,他们法务总监临时有个重要饭局。”
陈岩皱了皱眉,指尖在屏幕上敲出“知道了”三个字,心里却没什么波澜。
这种“临时推迟”他早习惯了——自从三个月前他接手“平台经济合规性调研”项目,“速行”的人就总用各种理由拖延。
毕竟,没人愿意主动掀开自己的账本,尤其是当账本里藏着见不得光的数字时。
他把报告塞进黑色公文包,拉好拉链,深吸一口气,推开旋转门走进雨里。
冰冷的雨丝立刻打在脸上,他下意识地把公文包抱在怀里,快步走向路边的打车点。
手机打开“速行”APP,界面上跳出一行熟悉的小字:“当前区域用车需求火爆,建议加价20元提升接单速度”。
陈岩盯着那行字,手指悬在屏幕上没动。
作为这家顶尖战略咨询公司的合伙人,他年薪七位数,20元的加价对他来说不算什么,但他总想起上周调研时,那个叫老吴的司机说的话:“陈顾问,我们跑一天车,除去油钱、平台抽成,能落手里的也就三百来块。
你们随手加的20块,是我们中午一盒盒饭的钱。”
雨势越来越大,风裹着雨丝往衣领里灌。
陈岩等了十分钟,订单还没被接走——APP显示附近有五辆空车,但都卡在拥堵的车流里,一动不动。
他叹了口气,关掉“加价”弹窗,刚想切换到另一个平台,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订单被接了。
接单的司机叫周建国,头像里是个穿着蓝色工服的中年男人,笑容有点憨厚。
陈岩按照系统提示走到路口的公交站牌下,远远看见一辆白色的比亚迪缓缓开过来,车顶的“速行”顶灯在雨里泛着冷光。
车停稳后,副驾驶的车窗降下来,露出一张布满皱纹的脸,眼角的纹路里还沾着没擦干净的雨水。
“是陈先生吧?”
老周的声音有点沙哑,带着长期熬夜的疲惫,“不好意思啊,路上堵,来晚了。”
“没事,麻烦你了。”
陈岩拉开车门坐进后座,一股淡淡的烟草味和皮革的味道扑面而来。
后座的脚垫有点湿,应该是之前的乘客带进来的雨水,老周没来得及换。
陈岩把公文包放在腿上,尽量不碰到湿处。
车子重新启动,缓缓汇入车流。
老周打开雨刷,左右摇摆的雨刷器刮不干净挡风玻璃上的雨水,留下一道道模糊的水痕。
他时不时地抬手,用袖口擦一下方向盘上的水珠,动作很轻,像是怕弄坏什么贵重东西。
“这天儿真是邪门,”老周自言自语地念叨,“下午还好好的,说下就下这么大。”
陈岩“嗯”了一声,目光落在窗外。
路边的商铺大多己经关门,只有便利店的灯还亮着,暖黄色的光透过玻璃照出来,在雨里晕开一小片温柔的区域。
他无意间瞥了一眼老周放在中控台上的手机,屏幕亮着,“速行”的司机端APP还在运行,订单列表不停地刷新,红色的“超时预警”字样格外刺眼。
“师傅,您跑这个多久了?”
陈岩忍不住问。
老周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后座的乘客会跟他聊天,他挠了挠头,笑着说:“有五年了吧。
之前在工地干活,后来腰坏了,干不了重活,就跑起了网约车。”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点,“这活儿虽然累点,但时间自由,能顾着家里。”
“家里有孩子?”
“有个女儿,今年上高二,在市重点。”
提到女儿,老周的声音里多了点笑意,眼角的皱纹也舒展了些,“学习挺好的,就是学费贵,一学期要五千多,加上补课费,每个月都得不少钱。”
陈岩没接话,心里却有点不是滋味。
他想起自己女儿上的私立学校,一年学费就二十多万,还不算兴趣班的费用。
同样是父亲,同样在为孩子的教育奔波,处境却天差地别。
车子驶过一座桥,桥下的河水泛着浑浊的浪花,雨点砸在水面上,溅起密密麻麻的涟漪。
老周突然叹了口气,伸手按了下中控台上的手机,像是在确认什么。
陈岩顺着他的动作看过去,只见司机端APP的界面上,显示着“今日收入:286.5元”,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平台抽成:35%,己扣除违规罚款:200元”。
“这罚款是怎么回事?”
陈岩忍不住问。
提到罚款,老周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握着方向盘的手紧了紧,指节都有点发白。
“还能是怎么回事?
昨天下午接了个单,乘客定位在小区门口,我到了之后给他打电话,他说临时有事要取消,结果平台说我‘未按约定时间到达’,罚了我200块。”
他的声音里带着委屈和愤怒,“我跟客服申诉,客服说这是系统判定的,改不了。
200块啊,我跑三个小时才能赚回来。”
陈岩的心猛地一沉。
他想起自己三个月前提交的那份《平台经济反垄断与劳动者权益保障报告》,里面明确写着“速行”平台存在“超额抽成不合理罚款算法霸权”等问题,建议监管部门介入调查,要求平台降低抽成比例,建立透明的罚款机制。
可报告交上去后,就石沉大海了——公司的高层说“时机不成熟”,还暗示他“不要跟资本作对”,甚至让他转头去做“速行”的新盈利模型设计。
“您知道平台抽成35%是合法的吗?”
陈岩的声音有点干涩。
老周愣了一下,随即苦笑着摇了摇头:“合法不合法的,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哪懂啊?
平台说多少就是多少,你不同意,就接不到单,就没饭吃。”
他指了指中控台上的手机,“你看,现在附近有八辆空车,但是订单只有三个,你不加价,司机就不接;司机想多赚点,就得接那些远距离的单,跑一趟下来,油钱比赚的还多。”
陈岩的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说不出话来。
他看着老周布满老茧的手,看着他座椅背上磨得发亮的头枕,看着他仪表盘上放着的那瓶己经喝了一半的矿泉水——那应该是他今天唯一的饮品。
他突然觉得自己那份厚厚的报告很可笑,满纸的“合规性权益保障”,在现实的困境面前,连一句轻飘飘的安慰都不如。
车子在一个红绿灯前停下。
老周拿起手机,快速地扫了一眼,然后又放下,脸上带着一丝无奈。
“女儿刚才给我发消息,说学校要交补课费,一千二。”
他的声音有点哽咽,“我这个月己经交了三千多的各种费用了,现在手里就剩八百多,还得加油、交平台的信息费……”陈岩看着老周眼角的泪水,心里像被针扎了一样疼。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公文包,里面装着他的身份证、银行卡,还有那份没送出去的报告。
他突然想起自己刚入行时的初心——“用专业的战略,推动社会的进步”,可现在,他却成了资本的“帮凶”,为了公司的业绩,为了自己的年薪,默许着这些不公的存在。
绿灯亮了,老周深吸一口气,擦掉眼角的泪水,重新发动车子。
“不好意思啊,陈先生,让你见笑了。”
他勉强笑了笑,“这人活着,不就是为了孩子嘛,再苦再累,也得扛着。”
陈岩没说话,从钱包里拿出五百块钱,放在前排的储物格里。
“师傅,这钱您拿着,给孩子交补课费。”
老周愣了一下,连忙摆手:“不行不行,陈先生,您这是干什么?
车费我己经算在订单里了,不能再要您的钱。”
“您拿着吧,”陈岩的声音很坚定,“不是施舍,是我作为一个父亲,对另一个父亲的一点心意。”
他顿了顿,补充道,“也算是我为之前的‘无知’道歉——我之前做过关于网约车平台的调研,知道这里面的猫腻,却没能帮到你们。”
老周看着储物格里的五百块钱,眼圈又红了。
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最终只是点了点头,声音沙哑地说:“谢谢您,陈先生。
您真是个好人。”
车子继续往前开,雨势渐渐小了。
路边的“速行”广告灯箱亮了起来,巨大的屏幕上写着“高效出行,美好生活”,画面里的司机笑容灿烂,乘客满意地点头。
陈岩看着那则广告,心里充满了讽刺——这所谓的“美好生活”,是建立在多少像老周这样的司机的血汗和委屈之上的?
快到律所的时候,陈岩突然说:“师傅,您知道如果有一个平台,抽成只有8%,没有不合理罚款,还能给司机买意外险,您愿意去吗?”
老周愣了一下,随即眼睛亮了起来:“真有这样的平台?”
他的声音里带着期待,“要是真有,我肯定去!
不光我去,我还得拉着我那帮兄弟一起去!
我们不是不想好好干,是实在受不了现在这个平台的压榨了!”
陈岩看着老周眼里的光,心里突然有了一个念头。
他想起自己昨天晚上收到的那封匿名邮件,里面写着“现有平台经济模式己严重背离社会公平,需有新的力量打破垄断”,还附了一个奇怪的链接。
当时他以为是垃圾邮件,没在意,现在想来,或许那不是偶然。
车子停在律所门口。
陈岩拿起公文包,推开车门。
“师傅,谢谢您。”
他顿了顿,补充道,“关于那个平台,我会努力的。
如果真的做起来了,我第一个通知您。”
老周连忙点头:“好!
好!
陈先生,我等着您的消息!”
陈岩关上车门,看着白色的比亚迪缓缓消失在雨幕里。
他站在路边,任凭零星的雨丝打在脸上,心里却异常坚定。
他拿出手机,给助理发了一条消息:“今晚的闭门会取消,我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另外,帮我整理一下三个月前的《平台经济反垄断报告》,还有所有网约车司机的调研数据,明天早上发给我。”
发完消息,他删掉了手机里的“速行”APP,然后点开了昨天那封匿名邮件里的链接。
页面跳转后,出现了一行黑色的字:“检测到潜在的‘社会变革推动者’,是否愿意开启‘公益平台实验’?”
陈岩看着那行字,想起老周眼角的泪水,想起那些在调研中遇到的司机的无奈,想起自己刚入行时的初心。
他深吸一口气,手指在屏幕上轻轻一点——“是”。
雨彻底停了,夜空里露出几颗星星。
陈岩抬头看着星星,心里知道,一个新的时代,或许就要从这个暴雨后的夜晚开始了。
而他,愿意成为那个第一个举起火把的人,哪怕前路布满荆棘,哪怕要对抗强大的资本,他也绝不回头。
因为他知道,在这个“时代的黄昏”里,总需要有人点亮一盏灯,照亮那些被遗忘在角落里的人前行的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