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墨墨推书!手机版

墨墨推书 > 其它小说 > 红楼:无双

红楼:无双

扫地小学僧 著

其它小说连载

《红楼:无双》是网络作者“扫地小学僧”创作的其它小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贾琮探详情概述:红楼之无双名士第一归荣府识前自铮铮意自残阳如斜斜地透过雕花木在青灰色的地砖上投下斑驳陆离的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说不清是熏香还是药草的味混合着陈旧木料特有的气让贾琮的意识如同沉在温水里的棉既混沌又带着几分不真切的暖他费力地睁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顶绣着缠枝莲纹样的浅碧色纱帐顶悬着一枚成色温润的羊脂玉如随着微风轻轻晃折射出细碎的这不是...

主角:贾琮,探春   更新:2025-11-11 14:48:14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红楼之无双名士第一章 魂归荣府识前身 心自铮铮意自鸣。

残阳如血,斜斜地透过雕花木窗,在青灰色的地砖上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说不清是熏香还是药草的味道,混合着陈旧木料特有的气息,让贾琮的意识如同沉在温水里的棉絮,既混沌又带着几分不真切的暖意。

他费力地睁开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顶绣着缠枝莲纹样的浅碧色纱帐,帐顶悬着一枚成色温润的羊脂玉如意,随着微风轻轻晃动,折射出细碎的光。

这不是他那间堆满了线装书、电脑屏幕亮着《全唐诗》电子版的博士宿舍,更不是导师那间弥漫着咖啡香和旧书味的工作室。

“嘶……”他想撑起身,却只觉得头痛欲裂,无数陌生的画面和信息如同决堤的洪水,争先恐后地涌入脑海——朱门高墙,匾额上“荣国府”三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穿红着绿的丫鬟婆子垂手侍立,走路都带着小心翼翼的轻悄;一个面容威严、鬓角微霜的中年男子,虽穿着家常锦袍,却自带一股不容置喙的气势,偶尔看向自己时,眼神里总带着几分淡漠与不耐,那是“父亲”贾赦;一个身段丰腴、眉眼间带着精明的妇人,对自己算不上热络,却也维持着表面的体面,那是“母亲”邢夫人;还有一个长身玉立、面容俊朗却总带着几分轻浮气的少年,是名义上的“兄长”贾琏……而他自己,贾琮,荣国府大房贾赦的庶子,上有嫡兄贾琏,下有年幼的妹妹迎春。

在这赫赫扬扬的国公府里,他就像墙角一株无人问津的野草,生母早逝,父亲不慈,嫡母冷淡,兄嫂贾琏王熙凤更是眼中只有权势利益,鲜少顾及他这个庶出的弟弟。

年方十三,却因一场风寒,竟让来自三百年后的自己占了这具躯壳。

“贾琮……”他低声念着这个名字,心头五味杂陈。

作为专攻古汉语文学的博士,《红楼梦》他早己烂熟于心,对这个与自己同名同姓的角色,印象却只停留在寥寥几笔的描述中——一个存在感极低、甚至有些怯懦的少年,在偌大的贾府里,如同背景板一般,最终的结局想来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可如今,他不再是那个埋首故纸堆的贾琮,而是活生生站在这红楼世界里的贾赦庶子。

“三爷醒了?”

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在门口响起,伴随着轻手轻脚的脚步声。

贾琮循声望去,只见一个梳着双丫髻、穿着青布比甲的小丫鬟端着一个黑漆托盘走进来,托盘上放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汤药。

这丫鬟约莫十二三岁,眉眼还算周正,只是脸上带着几分长期压抑下的畏缩。

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对应的信息:这是他身边唯一的贴身丫鬟,名叫墨画,是生母留下的旧人,性子老实,却也胆小。

墨画见贾琮望着自己,不由得缩了缩脖子,将托盘放在床边的小几上,低声道:“三爷,该喝药了。

太医说您这风寒得好好将养着,可不能再劳神了。”

贾琮看着那碗黑漆漆、散发着苦涩气味的汤药,眉头微蹙。

他前世虽也生过病,但对这种熬制的汤药总有些抵触。

可转念一想,如今这具身体虚弱,不喝药如何恢复?

他没有说话,只是撑着坐起身。

墨画连忙上前,想扶他,又似乎有些不敢,手在半空中停了停,才轻轻搭在他的胳膊上。

“水……”贾琮的声音有些沙哑,刚开口才发现喉咙干涩得厉害。

“哎,奴婢这就去倒!”

墨画连忙应着,转身要去桌边倒水。

“不必了。”

贾琮叫住她,目光落在托盘角落一个小巧的白瓷碗上,那里盛着些蜜饯,“就用那个吧。”

墨画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贾琮是想用蜜饯压一压药的苦味。

她连忙拿起蜜饯碗递过来,脸上露出一丝惊讶。

以往的贾琮,性子沉闷得很,很少主动说这些,更别提这般“指使”她做事了,倒像是……换了个人似的。

贾琮没有理会墨画的异样,接过汤药,仰头一饮而尽。

苦涩的味道瞬间在口腔中炸开,他强忍着没有皱眉,迅速拿起一颗蜜饯放进嘴里。

甜腻的味道冲淡了些许苦涩,却压不住心头翻涌的思绪。

如今是什么时候?

他记得脑海中残留的最后记忆,似乎听到墨画念叨过一句“宝二爷前儿还打发人来问过”。

宝二爷,自然是贾宝玉。

而记忆中,宝玉似乎刚过了十岁生辰不久。

黛玉呢?

想来还在扬州,跟着林如海读书识字,尚未踏上进京之路。

宝钗一家,也该还在金陵,没有因薛蟠的官司而投奔贾府。

元春……似乎是上个月刚被选入宫中,封为女史,阖府上下还热闹了几日,只是这份热闹,与他这个庶子并无多少干系。

如此说来,红楼的大幕,才刚刚拉开一条缝隙。

那些缠绵悱恻的爱情,那些家族兴衰的悲凉,那些女儿们的薄命命运,都还在不远的将来。

“还好……”贾琮低声呢喃,心中竟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

他熟悉这个故事的走向,知道贾府最终会落得“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的下场,知道金陵十二钗以及那些副册、又副册上的女子,大多逃不过悲剧的命运。

曾经,他只能在书页间为她们扼腕叹息,可现在,他就站在这里,成为了这个世界的一部分。

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一切发生?

作为一个浸润在传统文化中、读着孔孟圣贤书长大的现代人,他骨子里总有些“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即便此刻只是个寄人篱下般的贾府庶子,这份念头也未曾消减。

更何况,那些即将走向悲剧的女子,无论是才情卓绝的黛玉,还是八面玲珑的宝钗,抑或是温婉可人的迎春、精明能干的探春……她们的命运,都曾让他扼腕不己。

迎春,那可是他名义上的亲妹妹!

想到书中那个“二木头”最终被孙绍祖虐待致死的结局,贾琮的心就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

“不,不能这样。”

他握紧了拳头,指节微微泛白。

他没有通天的本领,也没有庞大的势力,甚至在这贾府中,他都只是个边缘人物。

但他有三百年的知识积累,有对这个时代走向的预知,更有一身不输于任何人的才学——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锦绣文章,这些不仅是他前世的研究对象,更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

或许,他可以试试。

不必像那些穿越者一样,动辄就要科举入仕,搅动朝堂风云。

他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以文立身。

在这个文人备受推崇的时代,一个响彻天下的名士,其影响力未必就逊于朝堂上的官员。

他可以用诗词惊艳世人,用文章针砭时弊,用话本戏文传递观念,用对联酒令结交贤达。

让“贾琮”这个名字,成为大庸王朝一个不可忽视的符号。

虽身处贾府,却能让朝堂之上都流传着他的传说;虽不在其位,却能用自己的声望和智慧,为这座即将倾颓的大厦,添上几根支柱。

更重要的是,他要护住那些女子,改变她们既定的命运。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便如燎原之火般不可遏制。

贾琮只觉得胸中仿佛有一股热流在涌动,驱散了风寒带来的虚弱,也驱散了初来乍到的惶恐。

“墨画,”他看向一旁正小心翼翼收拾托盘的小丫鬟,声音虽仍有些虚弱,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去给我取笔墨纸砚来,还有……把我书架上那本《昭明文选》拿来。”

墨画再次愣住,抬头看向贾琮。

以往的三爷,虽说也读书,但性子懒散,病中更是连翻书的力气都没有,今日怎么刚醒就要看书写字?

她心中疑惑,却不敢多问,只是恭顺地应道:“是,奴婢这就去。”

看着墨画离去的背影,贾琮深吸了一口气。

窗外的残阳己经渐渐沉入地平线,暮色开始笼罩这座庞大的府邸。

远处隐隐传来了打更的声音,“咚——咚——”,沉稳而悠长,仿佛在为一个新的开始,敲响了前奏。

他,贾琮,来了。

从今日起,这红楼世界,当有不一样的风景。

他要以笔墨为刃,以才学为甲,在这大观园外,走出一条属于“无双名士”贾琮的道路。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护红颜于薄命——这或许艰难,或许逆天,但他,愿一试。

墨画很快取来了笔墨纸砚和《昭明文选》。

她熟练地研着墨,看着贾琮坐在窗边的书桌前,借着最后一点天光,翻开了书卷。

夕阳的余晖落在他清瘦的侧脸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那双往日里总是带着几分怯懦和迷茫的眼睛,此刻却亮得惊人,仿佛蕴藏着星辰大海。

墨画看得有些呆了,她总觉得,自家三爷这次病好之后,好像有什么地方,彻底不一样了。

而贾琮,此刻己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

《昭明文选》是他前世就烂熟于心的典籍,此刻重读,却有了不同的感受。

这些凝练着古人智慧与才情的文字,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他在这个世界安身立命、实现抱负的基石。

他轻轻摩挲着泛黄的书页,指尖感受到纸张的粗糙与厚重。

“第一步,先养好身体,然后……”他嘴角勾起一抹浅浅的笑意,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先让这荣国府,知道有我贾琮这么个人吧。”

夜色渐浓,荣国府各处亮起了灯火,如同散落人间的星辰。

而在大房那间偏僻的小院里,一盏孤灯静静燃烧,映照著一个少年潜心苦读的身影,也映照著一个即将搅动风云的未来。

红楼的故事,因他的到来,悄然偏离了既定的轨道。

(本章完)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